您的位置: 成飞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流性行脊髓灰质炎,脊灰)

  • 挂号科室:儿科,新生儿科
  • 发病部位:脊髓
  • 传染性:有传染性
  •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 多发人群:儿童
  • 典型症状:发烧 肢体障碍 麻痹 四肢瘫痪 咽痛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典型症状:发烧 肢体障碍 麻痹 四肢瘫痪 咽痛

小儿麻痹症症状

    1.典型特征

小儿或青年发热,出现不对称的弛缓性肢体瘫痪或延髓麻痹而无感觉障碍者,经常几乎都是脊髓灰质炎,不过也可能由柯萨奇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和肠病毒71型引起的。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起病可缓可急,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 ~39 ℃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经过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1~6天后,再次发热,与第一次发热形成两次发热高峰,即“双相热型”。这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殊热型,凭此可与感冒相鉴别。随后,逐渐出现肌肉疼痛、知觉过敏、项背强直,以至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

2.主要类型

临床表型差异很大,有两种基本类型:轻型(顿挫型)和重型(瘫痪型或非瘫痪型)。

(1)轻型脊髓灰质炎占临床感染的80%~90%,主要发生于小儿。临床表现轻,中枢神经系统不受侵犯。在接触病原后3~5天出现轻度发热,不适,头痛,咽喉痛及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一般在24~72小时之内恢复。还出现流感样症状,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持续1~3日,自行恢复。

(2)重型常在轻型的过程后平稳几天,然后突然发病,更常见的是发病无前驱症状,特别在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偶尔可较长。发病后发热,严重的头痛,颈背僵硬,深部肌肉疼痛,有时有感觉过敏和感觉异常,在急性期出现尿潴留和肌肉痉挛深腱反射消失,可不再进一步进展,但也可能出现深腱反射消失,不对称性肌群无力或瘫痪,这主要取决于脊髓或延髓损害的部位。呼吸衰弱可能由于脊髓受累使呼吸肌麻痹,也可能是由于呼吸中枢本身受病毒损伤所致。吞咽困难,鼻反流,发声时带鼻音是延髓受侵犯的早期体征。脑病体征偶尔比较突出。

(3)此外还有一种是没有出现症状的隐性感染者,感染后并无症状出现,病毒繁殖只停留在消化道,不产生病毒血症,不浸入中枢神经系统,但从咽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体内可查到特异性中和抗体。

小儿麻痹症疾病

    1.易感人群

1~5岁小儿发病者最多,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得病,近年来小儿普遍服用疫苗,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血清中最早出现特异性IgM,2周后出现IgG和IgA。保护性中和抗体,可维持终身。病后对同型病毒有持久免疫力,二次发病者罕见。

2.传染源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唯一的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末可以从鼻咽分泌物中排毒,粪便的排毒期自发病前10日至病后4周,少数可达4月。无症状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用品、衣物、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少数情况下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4.流行特点

遍及全世界,多见于温带。散发式流行,夏秋季发病率最高,热带和亚热带和发病率在各季节无显著差别。过去流行以Ⅰ型病毒为主,Ⅲ型最少。大规模服用疫苗后,Ⅰ型病毒减少,ⅡⅢ型相对增多。

5.病原知识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病毒可用人胚肾、人胚肿、猴肾及Hela细胞等培养。耐寒,低温(-70℃)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为耐热。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6.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进入后起初在口咽,消化道,主要在回肠淋巴组织增殖,包括扁桃体、回肠集合淋巴结、颈部深层淋巴及肠系膜淋巴结,并在其中繁殖,如此时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局部感染得到控制,则形成隐性感染;少量病毒进入血流被带到其他部位的网状内皮系统,并在那里广泛繁殖。继病毒血症发生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有时病毒也可通过周围神经纤维末梢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在潜伏期病毒存在于咽部和粪便中。发病后咽部持续带病毒达1~2周,大便中持续排毒达3~6周,甚至更久。病毒血症持续数日,到发病时消失,此时特异性抗体开始出现。

病毒能引起显著病理改变的唯一部位是脊髓和大脑,主要累及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髓。大脑的其他部位,包括小脑和皮质运动区都受到较小程度的侵犯。病变可累及大脑、中脑、延髓、小脑及脑干,网状结构、前庭核、小脑蚓突和小脑核也可受损,大脑皮层运动区病变轻微。交感神经节和周围神经节偶有病变。

病毒对神经元的损害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噬神经细胞作用。瘫痪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决定于被侵犯神经元的分布。造成严重神经损害的促发因素包括年龄的增加,近期扁桃腺摘除术,接种,其中以接种白百破疫苗最常见,妊娠和正值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期的身体过度虚弱。其他病变可有局灶性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肝及其他脏器充血和混浊肿胀,淋巴结增生肿胀等。

小儿麻痹症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

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临床服用这种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强而且维持时间长,极少有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父母的欢迎

(2)患儿应从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未服过疫苗的年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低下者、扁桃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有密切接触史的易感儿,若与患者密切接触,临床可注射丙种球蛋白加以预防,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3-0.5毫升,或胎盘球蛋白6~9ml,每天1次,连续2天。注射后一周内可以使发病者的症状有所减轻,如果被感染2-5周后仍未发病者,说明被动免疫是成功的,小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4)注意小儿平时的饮食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小孩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的良好习惯,平时应注意小儿的衣物、床单、玩具、用品及餐具的消毒,最好煮沸15分钟或日光曝晒两小时。

(5)搞好环境卫生

消灭苍蝇也是切断传染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合理安排小儿的休息和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受凉,可以增强小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小儿麻痹症鉴别

(1)若在出生后或生后不久即有神经系统异常

肢体瘫痪,发病原因可以排除小儿麻痹症,应考虑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脑缺氧、脑或臂丛产伤等。

(2) 若症状发生于6岁以后

则有可能是因为脊柱结核、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椎管内肿瘤等引起的。

(3)若有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病理性反射阳性时,即可排除小儿麻痹症,而可能是上神经元损害所致,包括各种类型的脑炎、脑膜炎、脑或脊髓损伤、肿瘤等。

(4)若病症呈持续逐渐加重

则应考虑其他疾病,如肿瘤、结核、肌营养不良等。而小儿麻痹症是呈现逐渐好转的。

(5)若合并有感觉障碍

小便失禁,则应考虑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马尾及周围神经损伤,其特点是感觉与运动神经混合伤。所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伤应与小儿麻痹症鉴别;

(6)与感冒相鉴别

小儿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儿童,尤其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起病可缓可急,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 ~39 ℃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经过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1~6天后,再次发热,与第一次发热形成两次发热高峰,即“双相热型”。这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殊热型,凭此可与感冒相鉴别。随后,逐渐出现肌肉疼痛、知觉过敏、项背强直,以至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

(7)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

流行性乙型脑炎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常伴神志障碍。周围血和脑脊液中均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应与小儿麻痹症相鉴别;

(8)柯萨奇

埃可病毒感染等病毒引起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轻度瘫痪,若合并有伴胸痛、皮疹等典型症状者,有助于诊断,确诊则需要进行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9)与周围神经炎相鉴别

脑脊液无变化。周围神经炎可能由白喉后神经炎、肌肉注射损伤、铅中毒、维生素B1缺乏、带状疱疹感染等引起。

(10)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贝尔综合症)相鉴别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于年长儿,散发起病,无发烧症状或者是低热,伴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状,逐渐出现弛缓性瘫痪,呈上行性、对称性,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质增高而细胞少为其特点。瘫痪恢复较快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11)与家族性周期性瘫痪相鉴别

该病较为少见,无发热症状,常突发瘫痪,对称性,进行迅速,可遍及全身。发作时血钾低,补钾后迅速恢复,但可复发。常有家族史。

小儿麻痹症饮食

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1.瓜蒌根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适于肺热津伤者。

2.鲜百合、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米煮粥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调入白糖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3.山药、薏苡米各60克,柿霜饼24克,山药、薏米煮熬至熟,再将柿霜饼顾碎入粥中,熬至熟烂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适量食盐、少许味精即成。适于湿热浸淫者。

5.冬瓜200克,去皮煮汤。适于湿热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适量白糖即可。适于湿热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焖熟,用于日常正餐。适于脾胃虚热者。

8.山药200克,陈皮3克,红枣500克,鲜扁豆50克。将红枣肉、鲜扁豆切碎,山药切薄片,陈皮切丝,共同合匀,做成糕,上笼,用武火蒸20分钟即可。适于脾胃虚热者。

9.红枣10个,粳米100克共煮粥,熟后加冰糖汁少许即成。适于脾胃虚热者。

10.桑椹蛋糕: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共煎汁,将汁同500克鸡蛋、300克糖、20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入发面,待面发起后,加碱,试好酸碱度,做成糕上笼蒸熟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1.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2.治疗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包括猪肾22上洗净切成颗烂状,和粳米30克,加入适量葱白、五香粉、生姜、食盐共煮成粥。食用后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显效。适用于肝能亏虚者。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