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成飞医院 患者服务健康知识详细

【成飞医院科普】颈动脉超声造影:揪出血管里的“隐形杀手” 预防脑卒中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1:00本文来源: 超声科阅读次数:67

你可能听说过超检查,但你知道有一种检查叫“血管超”吗?它叫颈动脉超声造影,能像“放大镜”一样看清脖子上的血管有没有问题,提前发现脑卒中的风险。


一、颈动脉超声造影是什么?

1.颈部生命线”——颈动脉

我们的脖子两侧各有一条重要的血管,叫颈动脉,它们就像“高速公路”,负责把血液从心脏运送到大脑。如果这条“路”堵了或者破了,大脑就会缺血缺氧,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可能让人突然瘫痪、说话不清,甚至危及生命。

2.普通超vs.超声造影

普通超:就像普通照片,只能看到血管的大致情况,有些小问题可能看不清。

超声造影:先往血管里打一种安全的“显影剂”(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能让血管在B超下变得更清楚,就像给照片加了“高清滤镜”,连细小的斑块、狭窄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整个过程无痛、无辐射,检查时间大约15-30分钟,做完观察30分钟就能正常活动,那些小气泡会自己随着呼吸排掉,非常安全。

二、哪些人需要做颈动脉超声造影?

1.有“三高”的人

高血压:血压高会损伤血管壁,容易长斑块。

高血脂:血液里的“坏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多了,会粘在血管上,形成“血管垃圾”(斑块)。

糖尿病:血糖高会让血管变脆,更容易堵。

(三高人群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5倍!)

2.吸烟、酗酒的人

吸烟会直接伤害血管,让斑块长得更快。

喝酒过量也会让血压波动,增加中风风险。

3.中老年人

年龄越大,血管老化越明显,50岁以上的人约30%有颈动脉斑块,70岁以上可能超过60%。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血管病。

4.有中风家族史的人

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在较年轻时就中风过(男<55岁,女<65岁),你的风险也会增加。

5.已经查出颈动脉斑块的人

如果普通超发现斑块,超声造影能进一步判断这个斑块稳不稳定——有些斑块像“薄皮包子”,容易破,破了就会堵住血管,引发中风。

6.发生过“小中风”(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

有些人突然手脚发麻、说话不清,但几分钟或几小时就好了,这叫“小中风”(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大脑在警告你:“血管快堵了!”,这类人未来几个月内发生真正中风的概率很高,必须赶紧查清楚!

三、颈动脉超声造影如何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有两种:

1.血管堵了(缺血性中风,占80%)——颈动脉斑块脱落,堵住脑血管。

2.血管破了(出血性中风)——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爆裂。

颈动脉超声造影的作用就是提前发现“血管堵了”的风险!

它能帮医生判断:

1.血管有没有狭窄?

狭窄<50%:吃药控制就行。

狭窄>70%:可能需要手术(放支架或剥脱斑块)。

2.斑块稳不稳定?

稳定斑块:像“硬石头”,不容易破,风险低。

不稳定斑块:像“滑动的泥”,随时可能脱落,堵住血管!

3.血流够不够?

如果血管已经堵了一部分,大脑会不会缺血?超声造影能看侧支循环(其他血管能不能帮忙供血)。

有了这些信息,医生就能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要不要吃药(比如阿司匹林防血栓,他汀降血脂)。

要不要做手术(比如放支架疏通血管)。

怎么调整生活习惯(戒烟、控血压等)。

四、检查前后要注意什么?

检查前:

正常吃饭、吃药,不用空腹。

告诉医生有没有过敏史(虽然造影剂很安全,但极少数人可能对气泡过敏)。

检查过程:

1.躺平,脖子上涂点凉凉的凝胶。

2.医生先做普通超

3.手臂上打一针“显影剂”。

4.医生观察高清图像,15-30分钟完成检查!

检查后:

观察半小时,没问题就能回家。

多喝水,帮助排出气泡。

五、预防脑卒中,光靠检查不够!

颈动脉超声造影能提前发现问题,但关键还是平时保护好血管!

1.控“三高”——血压、血糖、血脂达标。

2.戒烟限酒——吸烟的人中风风险高2-4倍!

3.健康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4.坚持运动——每周锻炼120分钟。

5.定期检查——高危人群每年查一次血管。

总结:

颈动脉超声造影就像给血管做“高清体检”,能提前揪出中风的风险。如果你是三高、吸烟、有家族史的人,或者已经查出斑块,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做这个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远离中风,保护大脑健康!

【来源: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