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成飞医院 患者服务健康知识详细

关爱自己,从早筛开始!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发布时间:2023-09-12 08:43:01本文来源: 胃镜室阅读次数:519

早查、早诊、早治,让消化道早癌“无处藏身”。


什么是消化道早癌,离你很远吗?

早癌是指癌细胞浸润仅局限于消化道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管其浸润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为什么需要消化道早癌筛查?

90%的早期癌症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消化道癌起病隐匿,发病早期患者常没有自觉症状,难以早期发现。一旦出现症状时,往往超过八成的患者已经是中晚期。以早期胃癌为例,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或者内镜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超过90%,其中始发阶段的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并根治,甚至不用住院,10年生存率可达100%。而中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仍低于30%,且治疗效果差、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

中国食管癌现状: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0%,食管癌一经临床诊断,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于20%;而食管早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中国胃癌现状:患者早期癌仅占2%~10%,5年生存率达95%~97%,约85%进展期癌患者可以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20%~30%。

中国结直肠癌现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逐年提高,而确诊的结直肠癌中,晚期患者占大多数,其5年生存率约为50%。

据《2018中国癌症报告》统计,我国消化道肿瘤占全部癌症发病率的43.3%,消化道可谓是癌症发生的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癌症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消化道肿瘤有哪些?

消化道肿瘤主要是指老百姓常说的食管癌,胃癌和肠癌。消化道肿瘤不仅发病率高,其病死率亦高居不下,三大消化道肿瘤均排在我国癌症“杀手榜”前五之中。在我国每分钟1.3人确诊胃癌,1人死于胃癌。另外,近年来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岁以下年轻患者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蹿升到现在的3.3%。“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发病年轻化”成为当前我国消化道癌的现状。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此高患病率与高死亡率的背后,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愈率却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消化道肿瘤的三大特点

越早治疗越好  

早期胃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超过90%,II期为66%,III期为51%,而胃癌晚期仅为14%。因此,早期打击是我们战胜敌人至关重要的战略。

癌前还有癌前病变  

在消化道癌真正发生之前有一个癌前病变时期,从癌前疾病到癌前病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在癌前病变的阶段,病变几乎没有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风险,还不能称之为消化道癌,但是他们具有直接发展成癌而不易恢复为正常的特点,因此,给了我们早期打击敌人的最佳时机。

消化内镜可直达  

大多数的其它器官肿瘤诊断要依靠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来间接的显示肿瘤。但消化道不一样,消化道是经由口和肛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因此非常方便进行经由内镜直视下的检查和微创治疗,给了我们早期打击敌人的战场。

早期如何发现?这些人一定不要错过!

哪些人属于消化道癌的高危人群呢?符合第1项和2~6项中任一项者应列为消化道癌的高发人群:

(1)年龄超过40岁,男女不限;

(2)来自消化道肿瘤的高发地区;

(3)有消化道症状(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吞咽困难、黑便、血便等);

(4)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

(5)患有消化道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者(食管粘膜白斑、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结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上皮内瘤变等);

(6)具有消化道癌的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长期食用高盐、腌制饮食等)。

✔常规体检项目——血清学筛查

如果发现自己属于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也不用过于惊慌,可以首先进行非侵入性的无创检测-血清学筛查。这种筛查方式费用低,无痛苦,易接受,适用于初期筛查。只需要抽几管血,在血中检测消化道肿瘤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看门人”。

✔发现自己属于高危人群,我们应该怎么办?——常规内镜检查(胃镜和肠镜)+精查

在消化道上皮进展为浸润性癌的过程中,存在癌前病变和早癌等阶段,如果能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或外科手术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甚至根治。而电子胃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肠道疾病的最佳选择,它不仅没有想象的可怕,还是诊断消化道疾病温柔的“守护神”。由于胃肠镜可以“直视”消化道,因此它也被奉为消化道肿瘤的“侦查眼”和“探雷器”,是多数消化道肿瘤的“免死金牌”,可以直视下观察胃肠道,可以进行染色、特殊高清内镜放大精查,可以取活检对病变定性,还可以进行微创治疗。迄今为止,这两种检查是发现胃肠道、食管肿瘤的金标准。面对胃肠道肿瘤的高发和日益年轻化,很多消化科医生发感慨的说:“没有胃肠镜的体检就是耍流氓!”,其实这话并不为过。不要幻想CT、彩超、核磁能够早期发现,一旦被它们发现,基本就是中晚期了。

因此建议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要记得胃肠镜检查!

那么,如何行进一步的精查呢?

精查是指利用先进的内镜(放大、染色、NBI+活检等先进技术),对可疑病灶的上皮结构和粘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进行细致的观察,作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即癌前病变或早期胃癌的判断,而且还能提供病变深度、范围、组织病理学等信息。在精查之后,对于确诊的早期胃癌采用内镜下胃粘膜剥离技术(ESD),对癌疑病灶进行内镜下剥离,实现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根除,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其5年生存率超过90%。

常见误区

误区一、内镜检查很痛苦,最好不要做!

很多人都比较怕做内镜检查,认为检查十分痛苦,一些患者在消化道肿瘤初期未做检查,延误了诊断,到了晚期才确诊为癌,治疗效果就非常差。目前,新型电子内镜比传统内镜检查先进很多,其镜身细、柔软、顺应性好,再加上医生操作手法得当,一般内镜检查并不会有太大的痛苦!

误区二、我没有任何不适,所以就不需要做内镜检查

早期胃肠道肿瘤一般不会引起任何身体不适,大部分早癌患者是由于其他胃肠道问题到医院做检查“间接”被发现,这与国人严重缺乏健康意识有关,认为只有生病了才来找医生,往往有症状的肿瘤多属于中晚期,治疗效果差,对个人及家庭都造成极大的精神、经济压力。

医生提醒

消化道癌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40岁以上有消化道癌家族史的、长期有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的市民,每一到两年应该做一次内镜早癌筛查。有消化系统疾病者更应增加随访次数。

通用医疗成飞医院消化内镜室配备了清晰度高的日本OLYMPUS290主机及数条高清胃肠镜,均具有电子染色功能(可镜下诊断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能高标准严规范的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胃镜、肠镜检查及治疗。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态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地址:青羊区黄田坝经一路105号

成飞医院门诊二楼内窥镜室

咨询电话:028-64049213

或87455502转828


【来源: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