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成飞医院 患者服务健康知识详细

【成飞医院科普】流感高发季,如何正确吞云吐“雾”——雾化吸入须知

发布时间:2025-01-03 08:58:06本文来源: 药学部阅读次数:64

随着寒风的凛冽,冬季的氛围愈发浓厚,此时正值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咳嗽声此起彼伏,痰液难以排出,前往医院,医生说雾化吸入吧。那么,雾化吸入治疗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优势,哪些药物可以雾化,在进行雾化吸入时,又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将药液雾化成粒径0.01~10μm的气溶胶微粒后,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气道并沉积于肺部,从而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治疗方法

二、雾化吸入的优势有哪些?

1.局部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病变部位,起效迅速,能快速缓解症状,如减轻咳嗽、喘息等。

2.用药剂量小:相比口服或静脉用药,雾化吸入所需药物剂量相对较小,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3.安全性较高:由于药物主要在局部发挥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的量较少,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较小,尤其适合儿童、老年人以及不能耐受口服或注射给药的患者。

4.使用方便:雾化吸入操作相对简单,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自行使用,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三、雾化吸入常用的药物有哪些?

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对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型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2.雾化吸入用支气管扩张剂:

雾化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如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硫酸特布他林吸入溶液等,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

雾化吸入用胆碱M受体拮抗剂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常与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等联合应用,治疗急性或慢性哮喘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

3.雾化吸入用祛痰药物:如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能调节痰液黏稠度,使其易于咳出。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还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与静脉给药相比,非靶向性更强,药物暴露量显著增加。

4.雾化吸入用抗感染药物:我国目前上市的雾化吸入用抗感染药物仅有妥布霉素吸入溶液部分妥布霉素注射液、注射用两性霉素B说明书中含雾化吸入用法。

非雾化吸入制剂不推荐常规用于雾化吸入治疗

四、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雾化吸入前

1.居家雾化设备选择

因大部分雾化吸入药物在肺部沉积发挥局部药效,故选择有效雾粒粒径3~5μm的雾化设备为佳,部分药物需使用特定的雾化器,根据药物本身要求选用设备。

2.与雾化设备连接的吸入器选择

吸入器分为面罩式及口含式。面罩式吸入器是通过鼻腔或者口腔吸入治疗,但更多的是通过鼻腔进入,经鼻吸入时气流量小,且鼻内的机械阻挡及无效腔易导致药物在鼻腔中潴留,药物的使用率较低。口含式吸入器是直接通过口腔吸入治疗,相较于面罩式吸入器药物损耗小,肺内药物沉积多,药物疗效更佳。雾化吸入时,应优先选择口含式吸入器,但下列情况选择面罩式吸入器更好 年龄3 岁的儿童;因体力智力、理解力、协调能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口含式雾化的患者 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的下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明显低氧不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使用面罩雾化比口含器雾化更有利于改善缺氧

如果使用面罩进行雾化,应选择合适的面罩尺寸,确保面罩与面部贴合良好,避免漏气影响雾化效果,但不要过紧,以免引起不适。

3.患者本身需注意

治疗前1小时不应进食,清洁口腔食物残渣和分泌物,以防止雾化过程中气流刺激引起呕吐。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药物吸附在皮肤上

4.药物配置

药品使用前需确保其在有效期内,无沉淀、结块、变色等。因雾化药物不含防腐剂,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应现配现用,配置过程应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尽量使用单剂量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雾化吸入治疗中

1.采取舒适的体位,首选坐位、半坐卧位或侧卧位,或抬高头部并与胸部呈30°,婴幼儿可取抱立,这样有利于药物在肺部的沉积。

2.最佳呼吸方式呼吸要保持呼吸平稳,尽量用口深吸气,然后用鼻缓慢呼气,使药物能够充分到达肺部。

3.如果患者在雾化过程中出现咳嗽加剧、气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心慌、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雾化,并告知医生。

雾化吸入治疗后

1.先将口含器或面罩撤离口鼻,再关闭气源和电源; 雾化器药杯中未用完的药液应弃去

2.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记录排痰情况和痰液粘稠度

3.雾化后进行及时的面部清洁,若使用含有激素的雾化液,还应清洁口腔,对于无法进行漱口的患者,可用棉签或棉球擦拭口腔

4.每次雾化结束后需彻底清洗雾化装置干燥保存、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

来源: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