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腹主动脉瘤:警惕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一、腹主动脉瘤是什么?
主动脉是人体最粗的血管,像“主水管”一样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腹主动脉瘤:腹部段的主动脉局部膨大(像吹气球),超过正常直径1.5倍(通常>3厘米)即称为腹主动脉瘤。
风险:瘤体可能突然破裂,引发大出血,死亡率极高!
常见原因
动脉硬化(老年人多见):血管壁变脆,“老化鼓包”。
吸烟:最危险因素!直接损伤血管。
糖尿病:引起血管壁的病变。
高血压:血液冲击加速血管扩张。
遗传:家族中有人患病需警惕。
二、这些信号可能是“炸弹预警”!
1.无症状期(最危险!)
多数患者毫无感觉,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高危人群:60岁以上男性、长期吸烟者、高血压患者。
2.破裂前兆
腹部搏动性包块:平躺时摸到肚脐周围有跳动性肿块。
持续性腹痛或腰痛:钝痛或撕裂样疼痛。
下肢发凉、麻木:瘤体压迫神经或血管。
3.破裂紧急症状
突发剧烈腹痛、腰痛、背痛,伴面色苍白、大汗、晕厥——立即拨打120!
三、如何发现“隐藏的炸弹”?
1.常规筛查:腹部超声——简单无创,首选检查。建议:65岁以上吸烟男性、有家族史者,至少做1次筛查。
2.精准检查:CT血管成像(CTA)——清晰显示瘤体大小和位置。磁共振(MRA)——无辐射,适合肾功能不全者。
四、治疗方法:拆弹专家来帮忙!
1.保守治疗(小瘤体观察)
控制血压:目标<140/90 mmHg(常用降压药)。
戒烟:必须彻底!
定期复查:每6—12个月做超声或CT。
2.微创介入手术(主流方法)
支架植入术:通过大腿血管放入覆膜支架,隔绝瘤体(无需开腹)。优点: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高龄或体弱者。
3.开放手术(复杂病例)
人工血管置换:切除瘤体,用人工血管替代(适合解剖复杂者)。
五、预防:别让血管“吹气球”!
保护血管四要素:
1.坚决戒烟:吸烟者风险是非吸烟者的5倍!
2.控好血压:少吃盐、规律服药、每天测血压。
3.健康饮食:多吃蔬菜、全谷物,少吃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
4.适度运动:散步、游泳、太极拳,避免举重等剧烈运动。
六、真实案例:早筛查,捡回一命!
李大爷,68岁,吸烟46年,体检发现腹主动脉瘤(直径5.2厘米),无任何症状。
治疗:及时行微创支架手术,术后3天出院,至今健康生活。
医生提醒:“吸烟+高龄男性,务必定期查腹部超声!”
七、普通人必知的三句话
1.“不痛≠安全”:无症状的瘤体更危险,可能突然破裂!
2.“戒烟能保命”:吸烟者戒烟后风险显著降低。
3.“体检能救命”:60岁以上男性,一次超声筛查可能改写命运!
紧急提醒
若您或家人有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突发剧烈腹痛/背痛 + 晕厥
摸到腹部跳动性肿块 + 血压骤降
需在血管外科或普外科就诊治疗
【来源: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