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医院科普】补气固表的“平民参王”——黄芪,你了解吗?
在中药房的药柜里,有一味其貌不扬的药材——黄芪。它没有灵芝神秘,不似人参的昂贵,却以“补气之长”的美誉,千年来默默守护着国人的健康,堪称中药界的“平民参王”。无论是应对日常的疲劳,还是辅助大病的康复,黄芪的身影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味朴实药材。
黄芪,古称黄耆,别名山茶根或土金茶,又称北芪、箭耆、绵芪、白本、王孙、百药棉等,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如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国外在俄罗斯、蒙古等国家也有分布。其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味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黄芪中主要含有多糖类、黄酮类、皂苷类,此外还含有氨基酸、生物碱、脂肪烃及微量元素等。现代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压等多种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衰老等。
一、黄芪的使用方法
1.煎煮法。将黄芪切片或研末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火候和时间,以避免破坏药效。
2.泡茶法。将黄芪切片后放10~15克,使用热水泡饮,适宜日常保健及轻微疾病。
3.外用法。黄芪煎液泡脚,可以改善气虚型下肢水肿。
4.其他用法。黄芪还可以搭配其他药物,例如用当归、红枣配伍,用于气血两虚或失血后贫血。
注意:在配伍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患者病情和多种药物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二、如何挑选黄芪?
1.外形粗壮:根条笔直粗长(大于30cm)少分支。
2.断面菊花心:切面黄白相间,放射纹如菊花绽放。
3.表皮自然:淡棕黄色,纵皱纹深而均匀。
4.质地坚实:手感沉重,纤维性强难折断。
5.气味纯正:淡淡豆腥味。
6.口感微甜:嚼后微甘,无酸涩麻舌感。
三、注意事项
1.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体质者忌服。因为黄芪是补气药,实证患者服用可能会加重体内的邪气。
2.感冒发热期者忌服。
3.处于经期或孕期的女性忌服。
中药讲究辨证论治,剂量拿捏尤为重要。务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切勿自行盲目使用。
【来源:于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