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成飞医院 患者服务健康知识详细

【成飞医院科普】看不见的伤痕:理解与应对孕产妇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5-10-15 08:33:00本文来源: 妇产科阅读次数:0

当我们谈论怀孕和分娩,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新生命的喜悦、母亲的微笑和家庭的温馨。然而,在这条看似光明的道路上,一种名为“孕产妇抑郁症”的阴影,正悄然侵袭着许多母亲的心灵。它不是一个“性格弱点”,而是一种真实、常见且可治疗的医学疾病。

一、别忽视!这些信号可能是抑郁症的“警报”

孕产妇抑郁症的表现常被“孕期反应”“产后疲劳”掩盖,家人和孕产妇自身都容易忽略。若出现以下症状且持续超过2周,需高度警惕:

1.情绪持续低落:对以往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经常感到委屈、哭泣,甚至对胎儿或新生儿产生indifference(冷漠)”。

2.睡眠与食欲紊乱:要么整夜失眠、多梦,要么白天嗜睡不醒;食欲骤增或骤减,短时间内体重异常变化。

3.认知与精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变差,总觉得“没力气”,连穿衣、洗漱等小事都觉得费力。

4.负面想法频发:反复出现“我没用”“照顾不好宝宝”的自我否定,严重时可能产生伤害自己或胎儿/新生儿的极端念头。

二、为什么会得孕产妇抑郁症?

它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生理因素:怀孕和分娩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像坐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直接影响大脑中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

2.心理因素:完美主义性格、有抑郁症个人史或家族史、对自己为人母的角色感到巨大压力。

3.社会与环境因素:

缺乏社会支持:夫妻关系紧张、缺乏家人(尤其是伴侣)的理解和帮助。

育儿压力:照顾新生儿的劳累、睡眠剥夺、母乳喂养困难。

生活重大变故:如经济压力、失业、亲人离世等。

分娩经历:不顺利或有创伤的分娩过程。

三、关键行动:孕产妇和家人该怎么做?

孕产妇抑郁症并非“不治之症”,及时干预就能有效缓解,核心在于“主动求助”和“家人支持”:

1.孕产妇自身:停止“硬扛”!若察觉情绪异常,可先通过写日记、听舒缓音乐、短途散步调节;若无效,一定要主动向医生、家人或心理咨询师倾诉,这不是“软弱”,而是对自己和宝宝负责。

2.家人(尤其是伴侣):多“看见”情绪而非只关注身体。比如主动分担家务、帮忙照顾宝宝,说一句“你辛苦了,歇会儿吧”,比“多喝热水”更有用;若发现孕产妇有极端想法,需立即陪同就医。

3.专业治疗:轻度抑郁可通过心理咨询(如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中重度抑郁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孕期/哺乳期用药会严格筛选对母婴安全的药物,无需过度恐慌),切勿因“怕吃药影响宝宝”而拒绝治疗,延误病情反而危害更大。

结语:

成为母亲是一场奇妙的旅程,但也充满挑战。孕产妇抑郁症只是这条路上的一个障碍,而非终点。通过科学的认识、及时的干预和温暖的支持,每一位母亲都能拨开云雾,重新拥抱阳光,并与她珍爱的宝宝建立起健康、亲密的联结。

请记住,寻求帮助,是母爱的一种伟大形式。

来源:姜鏐